離開天壇 我們搭乘地鐵來到建國門站
一出站 古觀象臺就矗立在眼前
這應該就是以前歷史課本所提到欽天監所在的位置
幾天以來 習慣了北京到處摩肩擦踵的洶湧人潮
還真不適應這裡的冷清與寂寥
但卻也因此更能體會思古之幽情
古觀象臺建於明朝正統七年(1442)年
早在元朝(1279年) 天文學家王恂 郭守敬 就已在附近建立司天台
此為古觀象臺之濫觴 遠比英國格林威治天文臺(1676)早了將近四百年
登上高台 總共八座觀天儀器 一字排開 好不壯觀
各各造型獨特 雕工精美 讓人讚嘆古代工藝之精良
對我來說 與其稱他們為天文儀器 其實更像是不朽的藝術傑作
康熙皇帝命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鑄製 赤道經緯儀 紀限儀 地平經儀
黃道經緯儀 天體儀 象限儀 並將其安置在觀象臺之上
紀限儀
天體儀
地平經儀
赤道經緯儀
黃道經偉儀
象限儀
康熙晚年 德國傳教世紀理安鑄製地平經緯儀
地平經緯儀
乾隆年間所製的璣衡撫辰儀
清朝晚葉 國力漸衰 再也無暇從事天文研究
1900年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八座觀天儀器和明朝所製的渾儀和簡儀
被德國和法國瓜分 1902法國先歸還所掠奪的儀器兒 而德國直到1921年才完壁歸趙
身旁的古代觀天儀器和遠處林立的高樓 讓人有種時空錯置之感
從觀象臺階梯而下 新舊並陳的北京迎面而來
來到中庭 手先映入眼簾的是建於明朝的紫微殿
裡面展示著許多古代先人智慧的結晶
中庭展示著明朝製作的許多天文器材
明朝的渾儀 以古代”渾天說”為基礎所製 (天是圓的 像顆雞蛋 人們所在則是蛋黃 日月星辰掛在蛋殼)
閉館時分 空無一人的長廊 靜寂之美油然而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頑皮的藝ㄇㄟ竟然對鼎鼎大名的天文學家郭守敬如此失禮 露出狡獪的笑容
結束古觀象臺的參觀 順道步行到不遠處的”明長城遺址公園”
這是歷經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浩劫之後 僅存的明長城原址
前人的曠世傑作遭此橫禍
僅剩如此斷垣殘壁供後人憑弔 不免吁噓
有時錯誤的作為比不作為更可怕 !
北國的植物穿起冬衣抵禦酷寒
長城下的美麗夕陽
寬約十個車道的馬路 竟然沒有紅綠燈 我們有驚無險的來回橫越 真是捏了一把冷汗